導讀:
一個發生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真實故事。有一群小朋友居住的地方,房子越蓋越多,空間越來越密集,小朋友連個遊戲、活動的區域都沒有,於是大家決定聯合起
來,喚起大人們的注意,讓營造一個遊戲場,變成所有人共同的事。即使是小朋友,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,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代表自己、爭取自
己參與公共空間決定的權力,和大家一起建立「新家園」。
老師的心得:
因為人口的聚集,使得小朋友在社區的活動空間日益狹小,於是他們在老師的鼓勵之下,製作標語、海報,到市政府去請願,進而引起媒體的注意,在「輿論」的壓力下,市長「承諾」會為小朋友興建一個遊戲場,但在剪綵儀式過後,在媒體不再報導監督下,政府單位就這樣「忘記」這個遊戲場。還好,後來家長和社區民眾同心協力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終於完成小朋友夢寐以求的遊戲場。
小朋友最驚訝的,應該是發現大人的世界是那麼的不守信用,但也發現原來自己的力量這麼大,以為要靠政府部門才能做的事,原來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得更好、更有效率。
這個故事讓老師想到,台灣有許多社區,因人口外流或是災害,造成社區逐漸沒落,後來靠著社區民眾的努力和創意,一步一步發展出許多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和文化(如嘉義的板頭社區、南投的白米社區),他們可能沒有得到政府資源的挹注,但靠著居民的創意和活力,為自己的社區創造出無限的可能。
留言
張貼留言